English

谁帮我们找专家

2000-09-08 来源:生活时报 穆文 我有话说

传统的就医方式正在面临巨变。“病人选医生”也许就是这种巨变的开始。改革当然是向着给患者更大空间的方向发展。自主权增加了,选择权扩大了,并不意味着去医院看病会越来越轻松。因为新的就医模式对患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本刊上周《医生上墙的四大悬念》一文刊登后,社会反响强烈。许多读者在电话和邮件中说,在一个重大便患措施尚有如此多悬念的情况下——

患者对医院专家的了解无非通过四个渠道:熟人介绍、自己看过几次病后凭经验、看媒体报道宣传,以及即将开始的“医生上墙”。总的来说,这四个渠道都有些不把握,前三个不说,即将实行的“医生上墙”制度,近来也争议颇大。有医务人员称,百字以内的专家简历和一张小照片不可能证明专家的身份,另外,一些医院的专家简历是贴在相关科室的墙外,而患者首诊往往是在门诊大厅,这样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。病人选专家选错了倒不会出什么问题,但选的并不很合适。比如这个人很慈祥,面善,毕业时间早,治疗效果好,这些都不一定。其实,问医院的咨询台就可以。因为按照医院规定,咨询台有责任回答患者的这类问题。但一般患者很少问。

一般情况下,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就可以称专家。北京作为国内医疗资源比丰富的地区,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很多,一般大学毕业10年之后就能评副高了(5年主治,再过5年就是副高)。三级甲等副高以上至少有300人,10点几。正高大科室有7—10人,真正双正的也就三四个。所以,现在有时提到专家往往指具有正高甚至双正高职称的专家。

但即使是专家也不能说明全部问题。医生治病不单是技术水平的问题,还有责任心、医德、关心度、观察度。门诊比如详细的询问病史,有时还没问清,三言两语就把患者打发走。前几天多家报刊都刊发了一篇新华社通稿:苦候半小时,看病五分钟。医生只问了一句话药就开好。这样医术高也没意义。一般来说,在确诊一种疾病前,问诊十几个问题都算少的了。有一位神经内科专家,他问的病历包括生活习惯,社会交往,亲属情况,去过地方……中医也讲辩证,望闻问切,西医望触叩听,却要求高度责任心。

即使是技术水平高的三级医院,技术职称高的也不一定就是专家。专不专不能完全以职称来说清楚,更重要的前提是专攻。医院现在分工很细,以内科系统就分为呼吸、消化、内分泌、免疫、变态反应、心血管……病人来了以后,肚子痛是什么病,不知该挂哪个科,甚至连内外科也不好分,是肠梗阻还是胃肠道的?

其实,一般病人首诊用不着找专家。因为第一次看病还没弄清什么病,没有经过粗筛选,多花钱不说,很容易挂错,专家一接待,三言两语后发现不是他的专科,但已经问过了,号也就收了。另外,日常多发病,比如夏季腹泻之类的季节病,诊断难度并不大,一查就知道,这样病专家和普通门诊看的区别不大。

从医院角度并不主张全都挂专家号。医生分级事实上就是,首诊先看普通号,如果初诊医生觉得有困难,通过医生咨询专家。在一般情况,许多在医院如果门诊三次不能确诊,就必须由门诊办公室组织相关的专家会诊。其中包括临床专家,药物专家,放射专家,病理专家。

现在患者点医生通过许多渠道都可能查。比如网上,医院和很多网站都有合作,专家情况在网上都有。

更新的就是现在已经出现导医中介服务机构。其实在七八年以前就有了提供导医指导的电话声讯台。根据你说的症状,介绍相关的医院和专家。据悉北京某医院在与声讯台合作后,一部热线一年就接到了1000多个电话。此外,会员制导医机构也已经出现。他们为患者提供全程服务,包括选择专家、办理手续,甚至派车。这类机构与医院有协议,因此患者送至医院后绿色通道,一路畅通。但实际情况是这类中介服务的费用比较高,一般多花几百元钱。因此现在的境况并不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